第二届江浙青年地球科学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0-15浏览次数:170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2018年10月12-14日,第二届江浙青年地球科学论坛在我校成功举行。
本次论坛由江苏和浙江两省的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betway网页版登录必威Betway中文版、南通市国土资源局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江苏省地质学会陶培荣理事长和浙江省地质学会王功逸理事长分别率秘书处部分成员出席会议,来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国内25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工程单位,以及台湾应用地质技师公会、台中应用地质技师公会的代表近80人参会。
betway网页版登录副校长董正超出席会议,并在致欢迎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希望以本届“江浙青年地球科学论坛”的召开为契机,推动地球科学系统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与发展;希望会议交流为betway网页版登录自然地理学与环境科学学科发展和科研创新工作带来新的更大的机遇。南通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魏钦稳,江苏省地质学会理事长陶培荣,浙江省地质学会理事长王功逸也先后致辞。
论坛分洋中脊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大陆边缘地质作用与资源、全球变化及我国东部沿海地表环境与水土保持三个专题进行了22场报告和10个展板交流。中国地质大学牛耀龄教授就“板块构造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韩喜球研究员就“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调查研究进展”、台湾应用地质技师公会陈家俊理事就“从构造地形学重释台湾西南部地盘下陷问题”、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徐洪河研究员就“古地理研究中的植物化石证据”、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季峻峰教授就“全球风尘循环与示踪”、台中应用地质技师公会李准胜理事长就“台湾面临地质环境与水土保持工作”、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博教授就“华南侏罗纪花岗岩侵位机制与构造背景”、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葛伟亚高级工程师就“苏南典型化工腾退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分别做主题报告。来自地质科研第一线的青年地质科技人员在论坛交流了板块构造理论研究、大洋科考、大洋岩石圈俯冲作用、华南花岗岩侵位机制、古地理研究、全球风尘循环与示踪、台湾西南部地面沉降、苏南典型化工腾退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评估等方面的最新地质科研进展。
我校必威Betway中文版有五位青年教师在大会做了成果交流。钱鹏副教授的主题展板“长江三角洲风尘黄土物质来源的地球化学示踪”介绍了通过碎屑锆石年龄图谱、锶钕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特征,探讨了长江三角洲风尘黄土的物质来源,为研究东亚季风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董进国副教授以“Reconciliation of hydroclimate sequences from Loess Plateau and low-latitude zones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territory over the past 11,500 years” 为主题介绍了利用山西石笋同位素记录首次重建了华北地区全新世年龄精度最优,时间分辨率最高的夏季风演化序列,为人们合理评估东亚夏季风中晚全新世转型过程、区域水文环境在轨道~千年尺度上的差异,以及二十一世纪增暖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王丹博士的报告“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海洋环境与动物演化的耦合关系” 基于海洋氮循环和氮同位素组成(δ15N)的差异性原理,探讨了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时期环境与生物的协同演化机制,从而为解答地球动物的“寒武纪大爆发”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赵文伟博士的题为“Quaternary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central Chukotka (NE Siberia, Russia) inferred from Lake El'gygytgyn pollen record and biome reconstruction”的报告基于西伯利亚东北部陨石湖3.6 百万年以来的连续湖泊沉积物,通过长尺度的植被群落演替历史和太阳轨道参数的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北极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调控机制;顾晓敏博士的报告“华北平原再生水灌区地下水质控制因素及长期灌溉对土壤、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基于水文地球化学、多元统计及地统计空间分析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再生水灌区地下水特征、演化机制及主控因素,结合场地原位渗透试验分析了长期灌溉条件对土壤及地下水的影响,为华北平原再生水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会后,参会代表考察了国内已知仅存的潮间带天然活体牡蛎礁和有1700多年地质年龄的江苏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地质公园。


(黄跃进)